美丽的洞庭湖,伴随着隽永的传说,将名士的情义和神祗的眷顾,永远留在世人心里。图为《楼阁山水图》局部。
洞庭湖,因洞庭山而名。据《湘妃庙记略》记载,洞庭山原本是神仙的洞府(神话传说中的神仙居所)之一,洞府之庭,故称为洞庭。古人就以“洞庭”来命名环山的一片水域,称为洞庭湖。
传说中,中华人文初祖黄帝在洞庭之野命人演奏乐曲《咸池》祭地,当演奏到第八遍时,会召来地神现身。历代名士,像屈原、李白、杜甫等人歌咏洞庭湖,也留下不少精彩篇章。此外,洞庭湖在历史上也留下了不少轶事。
李白葬友
唐朝诗仙李白于《上安州裴长史书》中说道,昔日,他和蜀中友人吴指南一同前往楚地游览。不料,吴指南病死于洞庭湖上。李白除去丧服时,依然痛哭不止,好像失去至亲一样。在炎热的天气里,他伏在友人身上,眼泪都哭干了,最后哭出了血泪。
过往行人看到这番景象,都为李白感到伤心。有一只猛虎靠近李白,他也依然坚守不动。李白将友人葬在洞庭湖畔,然后就启程前往金陵。几年以后,李白再来寻觅友人尸骨,加以祭拜,哭泣著挖出友人骸骨,尸骨拣拾装好包起来,背在身上,昼夜不离己身,一路徒步行走到鄂城,借钱将友人骸骨厚葬在鄂城东面。
李白不忍心友人客死他乡,魂魄没有归处。于是依照礼俗,尽心尽意为其改葬。这段故事见证了李白对友人的情义,连身后事都为之设想周全。
日本 相阿弥(1485–1525)绘《李白庐山观瀑图》,美国旧金山艺术博物馆藏。
孝解险厄
龙阳书生曾寿贵乘船过洞庭,湖面风浪迅猛,同船的人都战战兢兢,惟独寿贵蒙上被子,沉沉地酣睡。曾寿贵于梦中来到一座大殿,堂上的王者召见寿贵,并赐他入座。
王者对他说:“这么大的风浪,你这个少年书生怎么能冒险搭乘此船呢?你知道黄卷通吗?如果不是这个人,整艘船早就葬身鱼腹。我是水府神君,你可以将这番话转告世人。”
书生醒来后,发现风波已经平息了。于是询问船中的同行者,谁叫“黄卷通”,原来是一名少年。众人都说,黄卷通侍奉父亲极为孝顺,勤恳苦读,丝毫不荒怠学业。
同船的人都托黄卷通的孝德,得以平安渡过洞庭。后来黄卷通也登科入仕。
龙阳书生曾寿贵乘船过洞庭,湖面风浪迅猛。图为宋 李嵩《楼船出海》。
洞庭水君 语告终身事
据《江夏县志》记载,江西进贤有一书生,名叫樊尚。有一天,樊尚于梦中梦到一位神人,穿着红色衣袍,面相极为奇特。他对樊尚说:“我是洞庭水君,日后您会成为进士,必当管辖我的土地。”
明神宗朱翊钧万历(1573年-1620年)末年,樊尚登科,朝廷派遣樊尚担任江夏令。樊尚到任当天,正好碰到乡民修建洞庭神君庙,于是他捐出千两,襄助乡民修建洞庭神君庙。
樊尚进入庙中瞻仰礼拜神像,发现神像栩栩如生,就像梦中看到的洞庭水君。樊尚心中感叹:“神明能讲出我终身之事。”
美丽的洞庭湖,伴随着隽永的传说,将名士的情义和神祗的眷顾,百代流芳。
洞庭湖秋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