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
明月生辉,一年初望
每年的正月十五,是中国人的元宵佳节。
在这一天,人们外出赏月、燃放烟火、猜灯谜、吃元宵,街市一派热闹繁华。
辛弃疾的“东风夜放花千树。更吹落、星如雨。宝马雕车香满路。凤箫声动,玉壶光转,一夜鱼龙舞”,描述的就是宋朝元宵节的景象。
在农历中,每月的十五日前后必定为望月(满月)。而元宵节是一年的初望,作为农历新年的第一个满月,其中寄托着人们无数美好的期待。
2
天官赐福,福满人间
上中下三元,分别对应着天地人三官。天官掌管人间命运,主持生死公道,正月十五亲临人间巡察善恶,赐福人间。
上元节这天,人们为了迎接天官,燃灯,贴对联。上联“吉庆有余”,下联“天官赐福”或“受天百禄”,敬天官以盼福音。
3
阖家幸福,团团圆圆
元宵节吃汤圆,天上月圆,人间团圆,碗里汤圆。
无论是元宵节和中秋节,月圆总是与团圆分不开。
过了正月十五,学子要上学了,打工者也都开工了。
人们行将远离,于是欢聚一堂,祈愿平安团圆。
大地已然回暖,天上月亮高悬,下面的人围坐在圆桌旁,吃着热乎乎的汤圆。
这就是人间的祥和美满,幸福团圆。
4
婚姻美满,生活幸福
“月在柳梢头,人约黄昏后”。
在古代,元宵节是狂欢节也是情人节,饱受礼教束缚的女子在这一天被准许离开闺房参与娱乐活动。
很多女子借着赏花灯的机会,为自己物色心上人,如果彼此产生好感,甚至常常出现私定终身的情况。
当时的元宵节还有“偷菜”的习俗,姑娘们借看灯之际,去人家地里偷取蔬菜,以此祝愿找到如意郎君。
已婚的妇女会去城门,摸一摸上面的钉子,希望来年添丁生子。
除此之外,妇女结伴出游,要“逢桥必过”,一定要走够三座桥,传说可以祛病免灾。
这些习俗都表达了古代女子对婚姻美满、生活幸福的美好祝愿。
5
花灯如昼,美好祈愿
“去年元夜时,花市灯如昼”。
正月十五,家家户户张灯结彩,大家赏彩灯、猜灯谜,几乎都是围绕着灯来进行的。
灯是火,各色的彩灯代表着是心里的希望与期盼。
时至今日,赏灯依然是各地的保留节目。
在闽南的发音中,“灯”和“丁”的发音相似,所以送花灯就是送子送福。
所以在元宵节前,娘家送花灯给女儿,希望女儿婚后吉星高照,早生贵子;
人们也可以送给没有子嗣的亲朋好友,祝愿人丁兴旺,来年添子添孙。
除了花灯,还有放天灯。古代人们躲避盗匪侵袭之后,用燃放天灯的方式互相报平安,所以天灯又被称之为“祈福灯”或“平安灯”。
私塾则点起“开学灯”,祝愿学子在新的一年里前途光明。
灯火辉煌,驱散了黑暗,人们借此期许美好的未来。
元宵佳节,灯月交辉,一碗热汤圆,人月两团圆。